【隔夜重磅】
美國三大股指全線收漲
周四,美股全線收漲,道指漲1.76%,標普500指數漲2.3%,納指漲2.87%。英特爾漲7.9%,安進漲3.9%,領漲道指。英偉達漲6.13%,特斯拉漲3.69%。
中概股普遍上漲,比特數字漲18.42%,盛美半導體漲10.8%,嘉楠科技漲9.69%,叮咚買菜漲7.32%,億航智能漲7.15%,虎牙直播漲6.62%,貝殼漲5.74%,百度漲5.52%,華住漲4.75%,金山云漲4.66%;跌幅方面,嗶哩嗶哩跌2.54%,路特斯科技跌2.48%。中概新能源汽車股集體上漲,蔚來汽車漲4.22%,小鵬汽車漲3.66%,理想汽車漲2.6%。
美聯儲結束縮表在望
據彭博社報道,華爾街許多人認為量化緊縮不太可能突然結束,但最近疲軟的經濟數據和流動性壓力風險給前景蒙上了不確定性。
“如果美聯儲打算刺激經濟,那么可能停止縮表!泵绹y行策略師Mark Cabana和Katie Craig周三在一份報告中寫道:“如果美聯儲目的是讓貨幣政策正;敲纯s表可以繼續(xù)”。
小林制藥宣布退出紅曲業(yè)務
據日本共同社報道,日本小林制藥公司8日舉行記者會,宣布將退出相關保健品服用者出現健康受損問題的“紅麹”(紅曲)業(yè)務,停止產品的制造和銷售。小林制藥還透露計劃19日起對健康受損者的住院及看病費用進行補償,補償對象為“紅麹膽固醇顆粒”等三種產品的使用者,將補償醫(yī)療費、相關損失費和停業(yè)等費用。
報到稱,健康受損的原因疑為源自青霉的“軟毛青霉酸”。小林制藥在記者會上承認,在約50天的紅曲培養(yǎng)期間,有可能有青霉混入并增殖。據稱衛(wèi)生管理和程序手冊不完備也是原因。
亞馬遜對Anthropic的40億美元投資遭監(jiān)管審查
據英國《金融時報》報道,亞馬遜對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的40億美元投資面臨英國監(jiān)管機構的合并調查。報道稱,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(CMA)的調查將評估亞馬遜與Anthropic的交易是否導致了可能損害英國競爭的相關合并情況
亞馬遜已向Anthropic投資40億美元,并與該公司合作,在亞馬遜用于構建生成式AI應用程序的平臺Bedrock上提供其AI模型。
波音新任CEO在西雅圖與工人會面
據美國財經網站CNBC消息,波音公司新任首席執(zhí)行官Kelly Ortberg周四與西雅圖附近的工廠工人會面,他計劃在西雅圖工作,以接近波音的商用飛機項目。他還面臨著“恢復信任”的艱巨任務,包括修復與航空公司和員工的關系、提高產量、修復公司財務狀況,以及達成一項勞工協議,以避免今年可能發(fā)生的罷工行動。
【今日關注(北京時間)】
9:30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月度報告
9:30 工業(yè)生產者價格指數月度報告
10:00 國新辦就《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(fā)展的意見》有關情況舉行發(fā)布會
待定 中國1至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(億人民幣)
待定 中國7月M2貨幣供應同比
20:30 加拿大7月就業(yè)人數
【財經熱點】
CPI或“六連漲”
對于即將揭曉的7月CPI數據,Wind數據顯示,截至8月8日,12家機構對7月CPI同比漲幅的預測均值為0.3%。從預測值來看,5家高于0.3%,3家為0.3%,4家低于0.3%。若按照機構預測的均值計算,CPI同比連續(xù)六個月上漲。
從機構預測看,食品價格或推動7月CPI同比漲幅擴大。中金宏觀報告分析稱,受強降雨影響鮮菜價格超季節(jié)性上漲,二次育肥和壓欄情緒支撐豬價進一步升高,非食品消費品受前期PPI傳導同比降幅或收窄,三項疊加可能推升CPI同比漲幅。
多地優(yōu)化住房公積金政策
根據中指研究院統(tǒng)計,7月份以來,廣州、武漢、南京等約50城陸續(xù)優(yōu)化公積金政策,其優(yōu)化方向主要為降低首套、二套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,提高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,優(yōu)化公積金貸款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等政策。
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,為推動房地產市場持續(xù)企穩(wěn)回暖,各地都在權限范圍內積極擴大支持政策力度,優(yōu)化公積金政策是其中一個發(fā)力點?紤]到住房公積金利率由央行決定,當前各地主要從降低首付、上調最高額度等角度優(yōu)化政策。
理性看待“存款搬家”現象
“存款搬家”不會影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,只是改變了服務的方式。投資者要充分、全面地理解存款與各類理財產品的區(qū)別,根據自身對收益率、流動性、投資風險的偏好,結合近期資金收支的實際情況以及遠期的教育、醫(yī)療、養(yǎng)老等實際需求,統(tǒng)籌安排、合理配置資金,不宜跟風、一股腦兒將所有資金放到同一個籃子里。一方面,要厘清產品性質。理財產品收益率雖然相對較高,但是存在投資風險。另一方面,要看懂投資收益。仔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,掌握理財資金的具體投向,了解這些被投領域的發(fā)展前景、盈利邏輯,最終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。
基金公司頻頻自購
近日,漢和資本發(fā)布自購公告,擬使用自有資金1000萬元追加申購旗下私募基金產品。在此之前,多家百億元級私募基金公司已斥重資自購旗下產品,最高者達2.5億元。公募基金公司更是自購動作頻頻,南方基金、中歐基金等表現踴躍,股票型基金備受青睞。
基金公司積極“自掏腰包”購買旗下基金產品,通過自購行為與投資者利益深度捆綁,風險共擔、利益共享,既體現出對自身投資管理能力的信心,也表達了對市場前景的看好,釋放出積極信號。
外資公募持續(xù)布局中國市場
今年以來,外資公募加大了布局中國市場的力度,繼貝萊德、富達等基金公司相繼發(fā)行產品之后,全球資管巨頭安聯投資旗下的安聯基金也于近日發(fā)布公告,宣布旗下首只產品即將發(fā)行。談及未來計劃,多家外資公募表示,其仍將積極發(fā)行新品。施羅德基金管理(中國)有限公司副總經理、首席投資官安昀表示,權益資產方面,施羅德基金會布局偏股或者混合類等不同風格的產品,以捕捉股票市場中長期偏價值的機會和結構性的成長機會;固收方面,其將布局不同久期和風格的債券類產品;多元資產方面,其會布局以施羅德全球資產配置體系為基礎的產品。